作文载体读后感

《一战中的华工》读后感作文

本文已影响 4.06W人 

“西方学界关于一战的著述繁多,但中国的地位和角色总是被忽略”。在历史老师的强烈推荐之下,我阅读了徐国琦的作品——《一战中的华工》。

《一战中的华工》读后感

顾名思义,本作品讲述的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,中国派出了14万名华工前往欧洲战场,为英法协约国的取胜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。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了大西洋对岸的欧洲,他们来自遥远的东方,却投身到这场本不属于自己的战争。

一战向全世界宣告了武力的恐怖,硝烟鲜血和轰鸣让整个欧洲为之震颤。在6500万参战人员的背后,有着一群黄皮肤黑头发的身影,但他们却是被遗忘的14万人,他们的名字——中国劳工旅。

由于路途遥远,情况复杂险恶,曾经一艘法国运输船阿索斯号在地中海被德国潜艇击沉,543名中国劳工魂断大洋。对于来自农业大国的中国劳工而言,这本就是一场充满艰辛与未知的征程。抵达欧洲的劳工大部分被派往了物资运转要地,负责弹药装卸和运输,而这正是同盟国飞机的重点轰炸区。曾有劳工回忆“一夜之间,常奔避数次,故在该地驻七八个月未尝解衣而寝”。在英国的劳工甚至被送往前线,修筑桥梁铁路或者干脆向前线运输弹药,清理战场。更有劳工工作的地方,离敌人的战壕仅有50米。英法违背了“绝不参加军事行动的”劳动协议!我们无法想象面对前途的渺茫,死亡的恐怖,巨大的压力,这些劳工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与无望。

劳工们任劳任怨,冒着生命危险抢修铁路护理伤员,运送物资。曾有指挥官马尼克·格尔评价:来自山东沿海的这些中国工人是左右着战局的重要因素之一。然而战争结束后,中国却没有因劳工的贡献获得应有的尊重与承认。在巴黎和会中,中国没有被当作战胜国来对待,中国提出的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被断然拒绝。

了解到此,我气愤不已。但却是一个冷酷的道理:弱国无外交!

中国代表多次据理力争,与英法两国交涉,代表顾维钧态度强硬振奋国人。北大学生发出了:希望代表顶住压力,绝不可答应日本霸占山东的要求的渴望。外交官员在会议场门口拦下了美国总统威尔逊,可他却不愿站在中国立场为中国争得权益。在最后的会议上,尽管中国代表据理力争,但英美法三国都为了自己的利益选择支持日本的无理要求。

中国的外交失败了!“请你们记住,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!”

我们不该忘记14万名华工在世界战场中贡献的血汗和泪水,我们不该忘记巴黎和会上外交官员们据理力争的样子,我们更不该忘记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。周总理曾说,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”。当代的青少年要担一下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,接下先辈的接力棒,自觉地履行应尽的责任与义务,将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相结合,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。综合国力的强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,今年三月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,“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,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”的一番表态,字字铿锵、掷地有声!充分体现了中国近百年来外交上的变化,我们的外交官员面对不平等的条件时无须再忍气吞声,给予他们坚强后盾的是我们伟大的祖国!

合上《一战中的华工》,那个国力孱弱,外交困难的旧中国久久不能让我释怀。我们要吸取深刻的历史教训,吾辈当自强!新中国从站起来、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征途历经千辛万苦,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不能忘却先辈、不能忘记历史!是他们为我们走出的一条条路,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,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!如今的中国在国际上享有较大的影响力,与周边国家积极地开展外交,我们享有了一定的话语权、决事权。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,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,养成社会行为,增强自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。“恰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。”我们即将要升入更高的一个年级学习,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一个机会提升自己,克服自己初中拖拉懒惰缺乏行动力的习惯;对自己做一个更深入的了解,明确自己的特长,选择一个更加合适的职业。青春是那么的美好,我们不应虚度年华使青春褪色。高中三年是用来奋斗,而不是挥霍的!

永不能忘怀——一战中的华工!学习他们宝贵的精神品质,汲取难以忘怀的历史教训,砥砺前行!

猜你喜欢

热点阅读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