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四年级

寻觅塔希提作文

本文已影响 3.53W人 

“碎片化”一词,原本用以描述后现代主义的作品,定义那些小而富于变化的色块,一种从未出现过的艺术形式。二十多年后的今天,那种“后现代”的纪元已然到来,“碎片化”成了我们对生活状态最稀松平常的描述。在这张生活的油布上,单一的大块颜色悄无声息地龟裂开,变成在奔涌的时间海中起伏飘摇的五彩扁舟。

寻觅塔希提

高更与马蒂斯的塔希提小岛,陶渊明的桃花源,梭罗的瓦尔登湖,终究只是少数人超脱凡俗的避世。我们绝大多数人无法做到那样的断舍离,亦无可避免地将要张开双臂拥抱这前所未有的碎片化时代。人与人的联系被网络重新定义,小小的“发送”按钮取代了“家书抵万金”的漫长等待,在几百年后的今天,我们真正地“天涯若比邻”;人与书本的联系亦被重新定义,油墨香的书帙被荧光屏、墨水屏替代,选择的范围变得更广也更杂;任何国家的商品都更加唾手可得,指尖轻点间,商品便已飘洋过海前往消费者手中。

毫无疑问的是,人类的生活由于网络与碎片化的冲击变得史无前例的飞速,也正由于这些分裂的色块而变得光怪陆离,精彩纷呈,同时,变幻莫测。悲观的人断言,当我们的生活已然“碎无可碎”,人类终将被身下的洪流所吞噬。这不无道理——思念已不被距离划开巨大的鸿沟,书籍也化作指尖的按钮任人选择。但“马上相逢无纸笔,凭君传语报平安”的那份牵挂成了敷衍的答应与搪塞,一如《战争与和平》《百年孤独》一般的巨著被妙趣横生的小品文、推送、科普挤压到书堆的角落蒙尘,因为没有人舍得付出那么大块的时间去细细品味——又或者早已将时间亲手打碎的我们,不愿意,也无法修复那些裂痕,去奢望拥有大把时间来。

于是有人反思,有人寻觅瓦尔登的蓝,塔希提的绿,有人找到了自己的桃花源。大千世界不缺这样与世无争的宁静之所在,但大多数人满怀憧憬地去了,又黯然回来。大多数人放不下原本的五光十色,大多数人也无法弥合割裂的生活。

我们注定将随网络化的洪流,将生活不断分割,只有前路,莫谈回首——但这又有什么不好呢?那些逡巡塔希提与瓦尔登的人或许不会懂,但真正的荒原与孤岛只在乎一种心念间。你仍旧可以欣喜于朋友间交流与亲人的关怀,仍旧可以在快餐阅读的迷雾后找到那本厚厚的《瓦尔登湖》,仍旧有放下手机,沉下心去干好任何事的能力。我们将浮躁推脱给网络,推脱给一个虚无的名词,被丰富的光与色彩阻碍了反省的思考。网络并没有指引我们的生活,只是让一切更加便捷了。它可以碎片化世界,却无法碎片化一颗怀着塔希提之岛的心灵之海。

猜你喜欢

热点阅读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