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高考

爱乌何曾及吾作文800字

本文已影响 3.32W人 

“喜爱”是一个颇具命运意味的词。它依于天赋或偏好,是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”的索引,是“我之为我”的一份证明。

爱乌何曾及吾作文800字

“喜爱”不能单独存在,它只有在具体“事物”或“体验”中,才能被激发和感知,比如发在朋友圈里的一片落叶,网易云音乐的日推曲,必应搜索的封面图……在文明由知识和专业填充的人类经典时代,“事物”往往受限于各种“成本”——不止包括金钱、地位、机遇、时间。造纸、印刷技术降低了文字传播的成本,今天,互联网在更广的范围里降低了普通人获取“事物”的成本,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拓展“体验”,去发掘自己的“喜爱”。

但是,黑暗固然令人迷茫,亮光过强也会使人目盲。置身积累千年的丰富文明中,远超个人行程能力的版图使现代人倍感疲倦。实现信息采集、分析和应用的智能化网络手段,为眩晕于信息航海中的人们开了一剂缓释药方。我们点开一个页面,在网络之海中投入一颗石子,立刻便有千层浪回应,那是数万点赞的同好,一串相关阅读推荐,和隔三差五的“你可能想买”。一个声音告诉我们:“哦,那就是你喜爱的,你就在这里,你就是这样的存在。”声音熟悉但遥远,好似回声,听久了,不由得跟着哼唱起来。于是我们就安心而自得,沉浸于由“喜爱”构建的“我”。我们欣喜自己比古人更能自主掌握命运,不仅清风明月为我所享,屏幕里的世界更是任我取用,却对“我”只是网络的一节点、算法的一部分浑然不知。

毕竟,智能互联网上的冲浪绝非无需成本。或者说,成本是在无形中被预支,需要用将来的“喜欢”——甚至是构建出的“我”——来偿还。随心所欲的浏览也有路线,点赞和分享的内容自有预设,是谁提出了今日议题,是谁制定了阅读页面,谁又是被谁顶上了热搜。蓝天白云也可能是楚门的世界里的墙。但不知算不算幸事,这面墙有一部分可能是我们自己筑造的。一方面,墙依据我们的选择而延伸,另一方面,每当我们往水中扔石子的时候,我们也在为他人筑墙,——有时自认为是在给他们铺路。

当然,这一切无可厚非。因为在毫无声响的世界里漂泊是痛苦的。但我想问的是,由互联网上智能“喜爱”能塑造出现实中未来的“我”吗?智能互联网只是在追踪你的曾经爱过。在自己的历史中寻吾所爱,只不过是刻舟求剑。或者说,只是陷入互联网的智能漩涡,止步不前。唯有前行,才有“我”的存在,“我”的未来。在互联网的海洋中,我们要看得见自己的劈波斩浪,也要看得见洪波涌起的大海。看见了大海,就有了“我”。

猜你喜欢

热点阅读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