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中考

立足岗位讲奉献发言稿(精选5篇)作文

本文已影响 2.26W人 

篇一:立足岗位讲奉献发言稿

立足岗位讲奉献发言稿(精选5篇)

在xx市救助管理站,有这么一位干部,从1980年进站工作到今已经36个年头了,成功帮助万余名流浪乞讨人员回归家园。从青年到中年,他将人生的美好岁月都献给了xx的救助管理事业,长年的奔波,使他的脸晒得黝黑而充满沧桑。看着墙上的无数面锦旗,他多数时候只是憨憨的笑着说:“我们面对的救助对象是最弱势的群体,这份责任我们乐于承担。”他就是市救助管理站救助管理一科科长张xx。

“以人为本,人命关天”,这是张xx最常说的一句话。救助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不但没有正常的下班时间,还常常饭没吃好就要赶往救助现场。第一次接触张xx,就是跟随他外出巡逻。在一个大型商场附近的墙角,他敏锐的发现了一位拾荒老人。老人身上衣物污秽不堪,已在外流浪很长时间,靠捡拾废品生活,但老人头脑很清晰,能说清楚自己的住址、姓名,并表示愿意让救助站的人送回家。但他怎么也不愿意丢掉那块烂西瓜,否则就不上车,张xx果断的将西瓜一并放进袋子,装进车里,将老人带回了救助站。

流浪未成年人是救助的重要内容之一,他们中大多数孩子缺少家庭温暖,有的甚至心灵受到创伤,沉默寡言,或对他人存有戒心和敌意。张xx对流浪儿童像慈父一样,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,经常从家里拿来各种水果给他们吃,买一些玩具和他们一起玩。平时孩子们的衣服容易脏,张xx就和同事们一起给孩子们洗衣服,及时为他们理发、洗澡,从情感上感化,从生活上温暖,使他们渐渐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,心灵得到慰藉,慢慢的取得他们的信任,许多孩子就是这样讲出自己的住址,最终回归家庭。

如他曾救助的一名“少年乞丐头”郭靖,因与继父关系不合,开始弃学外出流浪,并从其务工的那家偷走4000元钱,先后在广州、郑州等地挥霍一空,返回xx后,集结一些流浪儿童在鸢飞大酒店附近向行人强讨硬要,甚至还偷卖自行车,已经走到犯罪的边缘。到站接受救助后,张xx就耐心的对他讲法律和思想道德常识,对他进行引导和感化,终于使他迷途知返,并表示愿意回家继续上学不再外出流浪。回家后,张了文发现郭靖的母亲生病失去劳动能力,家中生活十分困难,张xx就到学校与校领导沟通,并最终免除了郭靖的学杂费,让他重返校园。

在救助流浪儿童工作中,常常遇到因父母离异无人抚养的弃儿和父母双亡无家可归的孤儿,张xx就主动联系,将孩子安置到社会福利院,而对于一些弃儿,因外出时间较长,家庭住址、家中情况讲不清楚,就通过报纸、电视、广播电台为孩子寻亲、找家。

选择了救助事业,就意味着舍弃了自我,因为随时都有需要他们救助的人出现。就这样,张xx坚持了36年,说不累,那是假话,工作总没有做完的时候,而且承担的心理压力也十分巨大,夜间值班时往往更需要提高警惕。他说,看管两个大仓库也许并不害怕,但是看着几个人就不一样了。按照规定,对于危重病人,要护送到指定的医院救治。但是,有的受助者来的时候好好的,夜间突发精神病,常常打碎玻璃、门窗,情况有时很棘手,这就需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和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。面对困难的时候,张xx总是喜欢换位思考,并充满深情地说:“干这种工作需要真情,不能延误救助对象的病情”。

不仅如此,从事救助工作还面临着不可预测的健康威胁,救助对象是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,有的人会患有结核、肝炎、梅毒,甚至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,在为他们提供救助服务时也并不清楚他们的病情。但张xx为了工作,经常在不戴口罩、手套等防护器具的情况下与救助对象交流。当被问到为什么不配戴口罩时,张xx微笑着说:“如果对方没有疾病,不就是对他(她)的一种不尊重吗?”

没有善心干不了救助。为了送更多的流浪者回家,为了打造鸢都温馨驿站这个品牌,这一干就是36年,张xx虽然走得累,但他却选择了依然坚持。

篇二:立足岗位讲奉献发言稿

大家好!我叫张xx,是儿童福利院教育科的一名特教老师。很荣幸,今天能站在这里,和大家一起分享属于我们特教老师的幸福。

外国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:“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”。可以说,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,是教育成功的基础。一年前,一次偶然的机会,我了解到孤残儿童这么一个特殊群体,就以义工的身份来到市儿童福利院,当我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,想到他们大部分是被亲生父母遗弃的,我的鼻子酸酸的,泪水在眼眶里打转。为了给这些孩子更多的爱,我决定到福利院养护科做一名养护妈妈,但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,工作了仅仅四个月我就请病假回家休息了。我的家境比较优越,福利院的工资也不高,家里人都劝我不要再去上班了,但是在家休息的那段时间,我每天都想念着这些孩子们,想着秋城是不是会喊妈妈了,想着乐淘是不是会自己走路了,想着凯翔的癫痫是不是好转了。最后,由于忍受不了对孩子们的思念,3月份我身体刚刚好转,就又回到了福利院特教老师的岗位。

我们科里有一个院外的孩子,名字叫小凡,是一位中低能自闭症儿童。小凡虽然从小接受训练,但发音仍有困难。为了能让她正常发音,我制定了一系列近乎苛刻的训练计划。刚开始的时候,小凡并不配合我,看见我就紧张得大叫。有一次,为了逃避训练,小凡在房间里乱跑,一不留神撞到了墙上,放声大哭。我赶紧扑过去,伸出手一把把她抱住。没想到,她却拉过我的手狠狠咬了一口,疼得我眼泪直打转。我忍着痛,使劲地把那个拼命挣扎的小身体搂在怀里,轻轻拍着、哄着。不知道过了多久,孩子抬起头来望着我,那无助的眼神我永远也忘不了。我心里暗暗地想,一定要照顾好她,一定让她重现灿烂的笑容。

刚教课时,家长们都认为我是一名经验不足的新老师,不愿意把孩子交给我,甚至有的家长会直接反驳我说:“张老师,我觉得你这样做的不对!”。当时我的压力特别大,却仍要带着微笑面对家长和学生,每次上课都忐忑不安,生怕自己出错,课后也没有底气与家长沟通,但是我告诉自己一定要不断学习,努力提升,凭自己的本事在这个行业里立足扎根!业余时间,我经常翻阅国内外的行业书籍,外出参加培训时,我就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,渐渐地我摸索出一套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。在课堂上我会发出夸张的声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,比如,“哇、哦、是吗?你太棒了!”。我还会做一些有趣的动作:比如,蚂蚁上树:小蚂蚁爬呀爬呀,(等到孩子的眼神与我交流时,我把手放到她的脖子里),爬上了树!孩子们开心得不得了。终于有一天,有位家长对我说:“张老师,你的课上得真好!”。那是我永远都无法忘记的感动,我好想对全世界说:我可以,我真的做到了!

还有一名大龄智障儿童,他是从青州来的孤儿,名叫李平(化名)。十几岁的他智力仅相当于小学一年级的水平。为了让他学会写自己的名字,我每天都蹲在地上手把手教他写字。为了让他学会认识拼音,我自己制作了拼音卡片。如今,这个男孩不仅认识拼音和1到100的数字,还会编手链、织围巾。对于李平这样的孩子,我们更注重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,为了让他更好的回归主流社会,我根据他自身特点,给他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计划。每天下午三点半带着他打扫各个功能教室的卫生,从刚开始手把手教他扫地拖地,到他自己可以很好地完成,直到他成为一名出色的“保洁员”。感恩节的时候,李平给我做了张卡片,跟我说,“老师,辛苦了!”。看着他纯真的笑脸,我觉得那才是世界上最好的礼物。我最大的愿望,就是坚守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,用自己的努力和爱,给孩子送上最诚挚、最温馨的家人一样的温暖。

教育科承担着20多名学龄孤残儿童的日常照料和学业辅导工作。记得一次周末,在院子里我与孩子们玩耍累了,坐在台阶上休息,无意中听到了两个上初中孩子的谈话,其中一个说:“我们班的那个女班长长得可漂亮了,我很喜欢她,你们班有漂亮的女生吗?”,另一个孩子说:“我喜欢的女孩在我家那边,等我长大了回家找她去,我要娶她!”。从谈话中我了解到他们现在正处于青春期,已经有了谈恋爱的想法,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,做好这些青少年的心理辅导工作,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更为重要。于是我经常查阅心理书籍,不时向青少年心理学专家请教,想尽一切办法引导孩子们正确处理男女之间的关系。

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,我们特教教师工作很累,但心里却是特别幸福的。这种幸福,来自于学生和家长迫切的需要;来自于孩子对我们真诚的信任和特别的依赖;来自于我们工作的这个充满人文关怀和人性光辉的环境。爱和善就是真实和幸福,而且是世界上真实存在和唯一可能的幸福。我特殊的工作岗位,给了我一个播撒爱和善的乐园,给了我这样一种满满的幸福,我爱我平凡的岗位。

篇三:立足岗位讲奉献发言稿

大家好!我是xx中心宣传部的刘xx,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《燃烧青春,甘于奉献,争做合格党员》。

在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:“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而又无限高贵的礼物,这就是青春。青春充满着力量,充满着期待,充满着求知,充满着方向,充满着奉献。”在我的理解中,我们的青春也确实是这样,“青春”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,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季节,青春是人生最铿锵的篇章;青春的我们意气风发,青春的我们斗志昂扬;青春的我们甘愿燃烧,青春的我们乐于奉献。

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,一名年轻的xx人,虽然没有和前辈们一起经历艰辛创业的日子,但每当看到那些承载着荣誉的奖状和奖杯,我仿佛能看到潍坊xx人披荆斩棘、艰苦创业的昨天;感受到那种由衷的自豪和难以言表的喜悦;感受到潍坊xx人承担的沉甸甸的社会责任。

“有的人活着,他已经死了;有的人死了,他还活着。”生命的意义在于活着,那么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?当然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,答案只有两个字,奉献!我们可以设想一下,人的一生,不付出、不创造、不追求,这样的青春必然在似水年华中渐渐老去。回首往事,没有痕迹,没有追忆,人生四处弥漫着叹息。我想,这绝对不是我们存在的意义。

既然选择了在xx工作,就要真心爱岗、诚心敬业。在工作中少一些比较,多一份奉献;少一些抱怨,多一份责任;少一些懒惰,多一份上进。或许我们一生平凡,从未闪亮,这都不重要,群星闪烁时我们同样灿烂,这样的平凡其实是一种伟大。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青春是学习的季节,青春是奋斗的岁月,青春是永不停歇的步伐。让我们发挥自身所有的光和热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忠实履行着一个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。

每当看到受到资助的老人那饱经沧桑的脸上展开笑容,天真无邪的儿童笑面如花,久经磨难的残疾人,重新踏上生活的正轨,一种巨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瞬间涌满我的全身。我愿意,为这个大家庭贡献自己的全部!我会立足本职岗位,始终把做好本职工作当成一种责任、一种精神追求,始终保持一种干事热情,不怕任务艰巨、不怕矛盾复杂、不怕环境艰苦,以优良扎实的作风和群众满意的业绩彰显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。我要向每一位奋战在xx事业一线的工作人员学习,用自己细心周到的服务为xx事业添砖加瓦,用自己满腔的热忱,为xx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!

生命易老,时光飞逝,当我们真正走过了青春,再回首青春时,能够做到“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,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”,那就证明了你真正掌握了青春,你的青春的燃烧是值得的,你的激情奉献的是值得的。让我们用奉献点燃烈火青春,让我们用奉献铸就潍坊xx新的辉煌。

篇四:立足岗位讲奉献发言稿

大家好,我叫王xx。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,即学党章党规、学系列讲话、做合格党员。两学一做,基础在学,关键在做。真学、真懂是前提,真信、笃行是结果。做一名合格党员,爱岗敬业不仅是职业道德的基础,也是我们践行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的首要表现。

我的岗位平凡而又特殊,当人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,我们已经披着朝露行走在上班的路上,没有节假日,全年24小时服务,年复一年,这就是我们殡葬岗位。我在殡仪馆工作了4年,最初别人问我,你在哪里工作?我都含蓄的说在民政。而现在别人问我,我都是很自豪的说,我在殡仪馆。我不怕他投来异样的目光,因为我已经发自内心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。

在这里每天看到的都是一具具冰冷的遗体,还有丧属们一张张神情悲伤的面孔,每天听到的也全是哀乐和痛哭声,有时候家属都问我,小姑娘在这里上班不害怕吗?我说不害怕,因为我认为我的工作是神圣的,是崇高的,它值得我付出心血和汗水。

我们的遗体接运工:他们是战斗在服务最前沿的先锋。无论昼夜,无论晴雨,无论寒暑,只要接到电话,他们会以最快的速度,第一时间赶到丧事现场。多少个寒冷的冬夜,当人们正享受被窝的温暖时,他们已经奔赴在接运遗体的途中;多少次接运异常死亡遗体,他们强忍着刺鼻的血腥味、腐臭味,一丝不苟地收敛、包裹。记得前几天值班,晚上十点多的时候我们接到丧属的电话,要求我们马上出车到潍坊市附属医院接运遗体,当时外面下着特别大的雾,能见度只有两三米,我们的司机师傅从潍坊市殡仪馆到潍坊市附属医院,平时半个多小时的车程,那天晚上整整开了两个半小时,外面什么也看不清,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开,当走到一个小桥的时候,差一点就开到了桥下。他们也是普通人,不是不怕累、不怕脏、不怕危险,但是殡葬人的使命感,让他们忘记了这些。

我们的殡仪服务员:其实殡葬行业是一个最注重服务的行业,因为我们所接触到的都是特殊的人群,不能以微笑迎接客户,很多客户都是带着悲伤的心情来到这里,我们必须用最细微的关怀,最体贴的服务,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给予的温暖,所有的细节都闪烁着人性的关爱。每当家属对我们说谢谢,你们的服务真好。此刻能够得到丧属的认可,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和快乐。

我们的整容化妆师:她们经常会接触一些特殊遗体:或是面目全非、肢离破碎;或是已经严重腐烂、爬满蛆虫,散发着好几层口罩也挡不住的恶臭;但身为殡葬人,她们有责任帮助每一位逝者给亲人留下最后一份美丽,她们认真、细腻、专业地为他们清洗、更衣、整容、化妆,有时一站就是几个小时,腰酸背痛已成常事。她们用自己的双手,把每一位逝者变得那么安详、那么美丽、那么帅气、那么可爱,让逝者最后的美丽永留亲人心中。

我们的遗体火化工:他们是送每位逝者步入人生下一站的使者,护送每一位逝者走好最后一程。炎热的夏日,酷暑难当,近千度高温的火化炉散发出滚滚热浪,温度计经常指向40多度。面对高温的熏烤、刺眼的火光、呛人的粉尘,工作服汗湿无数遍,贴在身上结出碱花,汗水浸渍着皮肤,但他们没有退缩,没有怨言,坚守在这人生的关口。

就这样每天我们都在殡仪服务一线上忙碌着;重复着做同样的一件事,那就是“让逝者安息,生者慰藉”!殡葬事业是一项关系到千家万户,具有公益性和慈善性质的社会工作,是破除封建迷信、革除丧葬陋习、节约土地资源、保护生态环境的大事。殡葬改革的进程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、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,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,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,殡葬改革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。

作为一名从事殡葬行业的共产党员,我坚信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样可以成为英雄,在平凡的工作中,一样可以实现梦想!

篇五:立足岗位讲奉献发言稿

大家好,我叫陈xx。说到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,大家一定都不陌生,很多人在偶遇时都乐于为他们奉献一些爱心,但鲜少有人,能停下匆匆的脚步,走近他们,问问他们的疾苦,听听他们的诉求,帮助他们真正回归家庭和社会。然而在我们身边,就有这样一个人,从1984年来到潍坊市救助管理站,30多年来他在一线救助管理岗位上兢兢业业,用亲人般的温暖关怀流浪者,把满腔的热情奉献给了救助事业,受到同事和服务对象们的一致认可,他本人也连续多年在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,并于2015年荣获潍坊市创建文明城市先进个人称号。他,就是潍坊市救助管理站救助管理二科科长李斌。

救助工作的主要对象是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,这部分人是社会中最弱势、最困难、最无助的群体,他们常年过着食不果腹、风餐露宿的生活。在救助过程中,面对着这些浑身散发异味、蓬头垢面又或者精神异常的流浪乞讨人员,有20多年党龄的李斌同志常说的一句话就是:“这是一群可怜的人,他们不仅缺乏物质上的满足,更没有家庭的关爱,甚至经常在社会上受到歧视,所以我们一定要用真心、真情帮助他们,让他们感受到政府的关爱和社会的温暖。”

市救助管理站一直致力于打造服务对象的“温馨驿站”,为服务对象提供整洁的环境和完善的服务。救助管理站中有很大一部分受助人员因为常年流浪、精神异常、重病缠身等原因,说不出准确的个人身份信息,每一次接触这类服务对象,面对他们期盼回家的热切眼神,李斌总是深感责任重大,想尽一切办法为服务对象确定户籍信息,帮助他们尽快与家人团聚。

2013年9月,身患精神疾病的王女士已经在救助站生活了一年多的时间,马上面临着被安置到社会福利院,这意味着,她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了。为此,李斌多次前往医院了解情况,最终从王女士提供的模糊信息推断出,她的家乡可能是河北省廊坊市某乡镇,然而与当地政府沟通核实了多次,结果都是查无此人。多次的失败没有让李斌灰心,他将线索重新归纳分析后发现,王女士前后说出的多个村庄名称都在该乡镇,他决定上报领导带王女士去廊坊试送,他说这不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负责,更是对服务对象负责。于是李斌同志带领两名工作人员驱车千里到河北廊坊实地走访,根据王女士所说村名一个个排查,最终确定了王女士的家庭住址。与亲人见面后,王女士抱着丈夫女儿嚎啕大哭。王女士的女儿说,母亲患有精神类疾病,已经走失十几年了,在当地用尽了各种办法寻找都没有任何消息,全家人都已经放弃了希望,没想到母亲还能好好的再回来。当听到王女士的家人一遍遍的说着感谢的话时,李斌只是说:“这是我们的工作,是我们应该做的。”

护送服务对象返乡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,需要护送的受助人员大多是行动不便或患有精神类疾病,在护送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服务对象的一举一动,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的严重后果,这就要求护送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。

从收容遣送时期的遣送员到救助管理工作人员的30多年间,李斌同志圆满完成了无数次护送工作,没有发生过一次安全事故。有一年春运期间,我站接待了一位吉林省延吉市的张大爷,张大爷80多岁,腿脚行动不便并患有脑退化症,回家愿望十分迫切并且情绪很激动。针对这一情况,站领导决定派经验丰富的李斌带领工作人员尽快完成护送任务,接到通知后李斌等人带着张大爷当天晚上就坐上了开往延吉的火车,因为春运期间车票紧张,工作人员只买到了一张座票,就这样李斌跟其他两位同志在拥挤的火车上站了整整36个小时。在旅途中,因为张大爷患有脑退化症,经常忘记护送自己返乡的工作人员是什么人,对工作人员又打又骂,但是李斌同志不气不恼,始终无微不至的照料着张大爷吃饭、喝水、上卫生间……周围的旅客都被李斌同志的行为感动了,纷纷表示就算是家里的亲人也做不到李斌这样,临下车前同行的一位旅客说:“你们山东人真好,潍坊人真好!”

动辄十几二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旅程加上精神高度紧张,每次护送任务都会让人感觉到疲惫不堪。但是李斌从来没有抱怨过累,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:把服务对象安全送到家中是我们职责所在,看到他们亲人团聚再苦再累也值得。

在30多年的救助工作生涯中,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冷冬夜,李斌一次次奔走在街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、一次次为服务对象精心护理、一次次踏上护送服务对象回家的列车……他就像一盏明灯,默默守护在流浪者的回家路上,也照亮着我们年轻救助管理工作者的方向。上善若水,大爱无言,李斌同志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、一名救助工作者的优秀品格!

猜你喜欢

热点阅读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