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初一

文之自清作文

本文已影响 3.83W人 

清,自古以来就以高为居,不亲近世俗,隐逸而清。

文之自清

今日所去的扬州安乐巷27号---朱自清故居,就在这炎炎夏日中,将清展现的淋漓尽致。

刚踏入院落,扑面而来的一股文墨书卷的气息。望着眼前的那一句句地经典,就走入了那荷塘,月色。曲折的煤屑路,淡淡的月光,田田的叶子……在这书院闭上双眼,好像就体会到了那一刻的宁静。

继续向前迈步,朱自清就安然坐在那处,一身长袍,一副眼镜和那幽深的双目,好像在思考着过去,在思考着将来……

他背影,包含着父亲深切又笨拙的爱;荷塘月色下,那淡淡的月辉,透着寂寞中独特的美;春季中,孩子们的无拘无束,将活力一点点的透出了荧屏。

但他晚年的凄凉,又有何人所知?

妻子离世之苦,兄弟相弃之痛,外添上身体上的病症,让晚年应该享受的清福,早已寥寥结束。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,回到了自己的故乡——扬州。这儿并不奢华,但却有着自身独有的别样的情调,让心不觉宁静。

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思维里穿梭,勾起无限灵感,让文字在一瞬形成不可思议的组合,震撼人心。这也许就是那是年幼的他吧,满怀着一腔热血,但却在现实面前不断摔倒。面对残酷,他化身为翠竹,不再正面抵抗,而是以笔为枪,将那些深处绝望边缘的人民又拉了回来。尽管他顶着无数人的责备,尽管他承受着一切的煎熬,但是最后,他依旧以自己的方式传递能量,他成功了!

朱自清先生的文章,朴实,但却字字浸透着情感之精华;委婉,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;平淡,却的传达着重中之重的精神食粮。

文,如人。静则意味无穷,普则心受同感,清则代代相传。

猜你喜欢

热点阅读

最新文章

推荐阅读